一、2024年广东省不良贷款规模全国第一
根据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网站数据,已公布2024年末银行业不良贷款数据的26个地区(含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中,16个区域不良贷款率较2024年初有所上升。甘肃、河北、广西等地银行业实现不良率和不良贷款规模“双降”;作为经济发达地区的广东、浙江和江苏由于信贷基数较高,不良贷款率小幅波动导致不良资产总规模有所上升。
尽管从整体风险指标上,多数地区银行业资产质量仍维持稳健向好态势,但值得注意的是,部分经济发达地区的银行业贷款资产质量,却在2024年有明显下滑。
第一类是经济大省,包括广东、浙江、江苏,去年末不良贷款率及不良贷款规模呈现“双升”。其中广东上升0.17个百分点至1.52%,已超出全国商业银行不良率的基准线,不良贷款规模去年新增约450亿元,总量达2806亿元排全国第一。浙江、江苏不良率数值仍处于极低水平,分别仅为0.75%和0.77%,但分别上升0.13和0.07个百分点;不良贷款规模分别新增约344亿元和423亿元。上述三省因位于“珠三角”“长三角”,客观上因银行信贷投放规模基数大,带动不良资产规模上量。
第二类是一线发达城市,包括北京、上海和深圳,以及部分沿海城市如厦门、青岛。这些地区的数值保持低位的同时,也出现了信贷质量波动。其中北京、上海、深圳的不良贷款率分别较2024年初上升0.02、0.06和0.2个百分点,不良贷款规模分别增加了约81亿、150亿和153亿元,深圳不良贷款规模总量达1540亿元居于一线城市首位。而经济较为发达的沿海城市中,厦门、青岛不良贷款率分别上升0.16和0.20个百分点,增幅较为明显。
这一趋势也在多家全国性银行的资产质量中有所体现。近日交通银行、平安银行和招商银行发布的2024年年报显示,位于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地区或是东部、南部地区的信贷风险指标均呈现明显上升。
来源:券商中国
二、金科股份实控人被证监会立案
4月3日晚间,金科地产集团股份有限公司(000656.SZ,简称“金科股份”)公告称,公司实际控制人黄红云、控股股东重庆市金科投资控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简称“金科控股”)于近日分别收到中国证监会下发的《立案告知书》,因涉嫌存在未披露股票出现被强制过户风险、未及时披露权益变动信息的违法违规行为,中国证监会于2025年3月27日决定对黄红云、金科控股进行立案。
公开资料显示,黄红云,男,汉族,重庆涪陵人,金科股份创始人,现任金科控股董事局主席。
金科股份在公告中表示,黄红云及金科控股对上述事项深表歉意,现已深刻吸取教训并学习了解相关规定,且深圳证券交易所针对上述事项已给予通报批评及采取相关监管措施。
同时,金科股份强调,上市公司不是涉事主体,不会对公司生产经营活动产生重大不利影响,公司将继续稳步推进重整工作,不会对已经表决通过的《金科股份重整计划(草案)》产生不利影响,亦不会对提交债权人会议表决的《重庆金科重整计划(草案)》产生不利影响。
来源:广州日报
三、千亿民企重整草案惊险过关
4月1日,国内麻醉龙头人福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600079.SH,简称“人福医药”)发布关于控股股东武汉当代科技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当代科技”)重整案第二次债权人会议表决结果的公告。当代科技第二次债权人会议表决出炉:有财产担保债权组、普通债权组、职工债权组、税款债权组和出资人组草案表决通过。
从债务规模来看,仅有财产担保债权组和普通债权组的债权规模就超过了800亿元,涉及的债权人1100多家。其中,难度最大的是普通债权组,其涉及债权金额不仅规模庞大(合计达711.54亿元),而且极为零散且众多,出席会议有表决权的债权人共1098家,其中1022家表决赞成,1022家债权人所代表的债权金额合计为504.80亿元,占本组债权总额的70.95%,刚刚超过本组债权总额的三分之二,惊险过关。
值得注意的是,当代科技的重整投资人此前竞争十分激烈,共有6家重整投资人通过形式审查并缴纳保证金,包括3家中央企业和3家地方大型国有企业。最终招商局旗下的招商局创新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胜出。
来源:澎湃新闻
----- THE END -----
阅读说明:
1、本文信息来源于互联网,由本网站编辑整理而成,仅供参考之用,不保证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不构成任何要约或承诺;不能作为道义的、责任的和法律的依据或者凭证。
2、文中观点属于原作者,不代表本网站观点。
3、文章权利属于原作者,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4、未经授权请勿转载。